豆象
豆象,鞘翅目叶甲总科豆象科的通称。约10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有40多种。 体卵圆,中小型,少数种类较大。复眼大,前缘强烈凹入。触角11节,锯齿状,栉齿状。鞘翅毛有白色、棕色,常形成斑纹 ,末端截形 。幼虫为复变态,第1龄有长足,胸板有齿,经过一次蜕皮后,足部分或全部消失,形成不甚活泼的蠕虫型幼虫。
简介
豌豆象
鞘翅目(Coleoptera)豆象科(Bruchidae)900多种甲虫的统称,幼虫生活于乾豆上,并以其为食。卵圆形或卵形,长1~10公釐(大至2/5吋),黑色或褐色。成虫鞘翅短,腹端露出,头部延伸为宽而短的喙。生命周期以豌豆象(Bruchus pisorum)和大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为典型代表,这两种全球都有分布。
该科昆虫主要为害豆科植物的种子。大多数种类在野外、部分在仓库内生活。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和仓库内能全年繁殖,为害虫,造成豆类大量损失。常见的有绿豆象和蚕豆象,分别为害绿豆、赤小豆、蚕豆和其他一些豆类。豌豆象是豌豆的重大害虫。有的种类是某些豆类的危险性害虫,如四纹豆象、菜豆象已列入国际检疫对象。
豆象性活泼,善于飞翔,多以成虫越冬。产卵习性因种而异,除野生外,仓库内的豆象在所寄生的豆上产卵;豌豆象则在仓内越冬,次年春天飞出到大田,在结荚的豌豆上产卵。豆象多为单宿主,即专寄生于某一种豆科植物,少数食性广,为害多种豆类。
豌豆象长约5公釐(1/5吋),深褐色,鞘翅上有白斑。雌虫产卵在嫩豆荚上,幼虫钻荚入豆。受侵染的豌豆能在水上漂浮。大豆象与豌豆象不同,把卵产在乾豆上,可产卵多次。形似豌豆象,惟鞘翅上无白斑。
生活习性
该科昆虫主要为害豆科植物的种子。大多数种类在野外、部分在仓库内生活。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和仓库内能全年繁殖为害,造成豆类大量损失。常见的有绿豆象和蚕豆象,分别为害绿豆、赤小豆、蚕豆和其他一些豆类。豌豆象是豌豆的重大害虫。有的种类是某些豆类的危险性害虫,如四纹豆象、菜豆象已列入国际检疫对象。
豆象性活泼,善于飞翔,多以成虫越冬。产卵习性因种而异,除野生外,仓库内的豆象在所寄生的豆上产卵;豌豆象则在仓内越冬,次年春天飞出到大田,在结荚的豌豆上产卵。豆象多为单宿主,即专寄生于某一种豆科植物,少数食性广,为害多种豆类。
防治豆象可采取两种方法:
(1)烫杀法。把晒干的豆粒放在箩筐内,再浸入100℃的开水中浸烫。浸烫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浸烫时间,绿豆、豌豆因皮较薄,侵烫10~20秒种时间;蚕豆皮厚,可浸烫30秒钟左右,时间过长会影响发芽率。浸烫完要立即放入凉水中淘一淘,然后晒干贮藏。
(2)密封断氧法。将晒干的豆粒放在完好无损的塑料袋中,最好用两层塑料袋重叠,抽出塑料袋中的空气,把塑料袋口扎紧,使塑料袋内缺氧一个月以上,豆象的幼虫多数可以窒息死亡。需要注意的是,准备留种的不要断氧时间过长。以免影响发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