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是分布在各地最能吸血的昆虫。最常见的是牛虻。长吻虻是重要天敌昆虫,成虫吸食蚜虫、叶蝉等昆虫的体液。体型粗壮,飞翔性较强。对家畜的疾病传染有较强的带动。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
简介
开放分类:昆虫、双翅目、动物、盗虻科中华单羽食虫虻
分类地位昆虫纲Insecat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盗虻科Aslidae
全世界的虻1942年时已知2500种(Essig),现知约3500到4000种,分隶于200多个属。中国1976年时已有记录近200种。2001年记录有近300种。
在环境复杂多样的自然界中,虻类最喜欢集中的地方是近水而温度较高的地方,水田、沼泽地、苇坑、流水、静水附近是它们生儿育女的理想环境。它们往往将卵集中产在水中禾本科等植物的叶上,幼虫一孵化便掉入水中,在水下生活,待到化蛹时才游到岸边。
最能吸血的昆虫可能就是分布各地的虻了,记得有一个国家为了伤害邻国,破坏邻国的经济建设,曾把大批患有马传染性贫血病的马匹集中赶到两国的界河上。大家知道马传染性贫血病是由一种过滤性病毒引起的,流行于世界很多地区的严重暴发性流行性的马传染病,可造成马匹大量死亡。这种病的传播主要是由昆虫中双翅目的虻类通过吮吸马血将病马的血带到健康马皮肤伤口上机械造成的。
形态特征
虻类体型粗壮,飞翔力极强,外表极象一头特大号的苍蝇。体长6-30毫米。俗名叫瞎虻,因为它们飞翔时带着嗡嗡声又快又急,好象乱飞一样,但决不是瞎飞乱撞。虻类和其他吸血昆虫一样,只有雌虻才吸血。雌虻口器甚发达,上、下颚及口针都极锋利而发达。每当吸血时,首先用这三件利器划破动物的皮肤,使血液津津渗出,就是坚韧的牛皮也无从幸免。血液流出后,再由唇瓣上的拟气管将血吸进体内。虻很贪食,一群虻在叮咬牲畜时,常使牛马浑身血迹斑斑而狼狈奔逃。
由于叮咬后的伤口在虻类唾液的刺激下常形成肿包、疼痛,所以对家畜骚扰性极大,据统计乳牛可因虻的叮咬使产奶量下降11%-15%,高者可达19%-25%。虻除了能传播马传染性贫血病外,还可传播其他很多种重要的人、畜疾病,如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省等地流行于牛、犬之间的苏位病,此病20世纪50年代也曾在中国西北骆驼身上发生,造成的损失很大。此外虻还可机械传播大家熟悉的炭疽病,另如在世界上传播较广的野兔热、丝虫病,马的腰麻痹病、脱拉病、睡眠病、拿干拿病、苏阿鲁病、媾疫病、大脑炎、小泡牲口炎等等。
牛虻
东北林区俗称"瞎碰"或"瞎虻",头大,半球形,或略带三角形。复眼很大,某些雄虫接眼式或离眼式;棵出或常有毛,常有绿红及其它金属闪光;单眼有时消失。触角有长、有短,多向前伸出,基部二节分明,端部3-8节愈合成角状。口器适于刺螯及吸收。下颚阔叶状;下颚须2节,片状有毛;上颚强大;下唇或喙直而短或有细长者。胸大有毛。翅大透明,或着色彩。亚缘室二个,后室五个,基室大形,臀室一般封闭,前缘脉围绕全翅缘,腋瓣大形。足强壮,胫节有时扁阔,中胫有二距,后胫有时缺距,有爪垫及爪间突。腹部宽有毛,扁形、7节,交尾器隐蔽。卵长针状,产叠成块并盖以胶质,易被黑卵蜂类所寄生,往往被误认为三化螟卵块。
食虫虻
中华单羽食虫虻又称中华盗虻,是中国常见的食虫虻,日本、朝鲜等国也有分布。成虫捕食性,可捕食许多类昆虫,如半翅目的蝽、鞘翅目的隐翅虫等。这类昆虫身体强壮、飞行快速,常常停息在草茎上,看到飞行的猎物时飞冲过去,用灵活、强大有力而多小剌的足夹住猎物,即使是强大的甲虫,也常常无法逃生。
食虫虻除了身体强壮、飞行快外,还得有良好的信息接收系统,即视力要好。它具有大而亮的大眼睛。视力如此重要,强大的保护是必须的。为了防止猎物挣扎而损伤眼睛,食虫虻复眼的周围特别在前方长有众多粗大的刚毛,就是为了保护眼睛不被伤害。捕捉到猎物后,它们用消化液注入到猎物中,把猎物消化成液体后再吸入。
食虫虻的这些特性,使它们成为昆虫世界中的魔鬼。人们在一些恐怖片、电子游戏中也常用它作为模型来塑造角色。图中所示的是一只雄性中华单羽食虫虻捕食斑须蝽。有些雄性食虫虻甚至会把猎物作为"彩礼"送给雌性,期望得到雌性的青睐。食虫虻的幼虫通常是取食植物的。
生活习性
幼虫稀有陆生的,一般为水生或半水生,纺锤形。除一小头外,11节。每节有一隆起环,以便移动,末端有一呼吸管。肉食性,捕食小动物。成虫白天活动,以午时为活动高峰。善飞翔。池边、水傍常见,飞行迅速。有时吸取花蜜,但最普通为好血性。雌虫有强度螯刺能力、牛马等厚皮动物亦易受其侵袭,雌虻每次数分钟,即能充满血液于腹部。温血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受其害。东北林区,有时能飞快地,袭击颈部露出部分,啄取大块皮肉而逸去。据报道,小型虻咬伤一次失血可达40毫克,最大型的虻,如虻属、瘤虻属的某些种类则一次可使动物失血200毫克。曾记载一头家畜在一个夏天可失去100毫升的血。不仅如此,某些虻还能传播牛羊等家畜的炭疽病。中国西北的骆驼及南方的牛马的伊氏锥虫病,就是由虻传播了原虫所致。虻还可传播边虫病、土拉伦斯热等。因此,虻类为重要畜牧业害虫。
分布
牛虻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内蒙古地区居多,遍及广西、四川、浙江、江苏、湖北、山西、河南、山东和辽宁等省区。西北是中国主要牧区之一,初步报道该地区的虻类有32种(邓国藩,1959)。北京及其邻近地区共计有虻18种。
危害
由于虻在自然界孳生地区广大,飞翔力又强,此地虽然有所防护,而由其它地区飞袭过来的虻则照样可以为害,所以治虻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较满意的效果。有人试验,利用一种叫DETA的高效驱避剂喷在牛、马体上,果然在两小时之内,没有任何虻去牛、马身上吸血。见效快,但只能有短期效果。有人在牧场草原地区以用烟雾剂灭虻,也有一定效果,但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另外还可以破坏虻类孳生地的办法来防治虻类,如在它们幼虫孳生的水面上撒矿物油,并将水边产有虻卵的植物叶子处理掉,或填平一些小洼等,这些方法虽都有一定效果,但在大面积开展则浪费人力、物力。人类在观察、研究此类的生活中,发现自然界有一些昆虫天生是虻的敌人,这些天敌对虻类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是抑制它们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人们利用这些天敌来消灭虻类,也是对其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黄胸黑卵蜂可将卵产在虻类卵中,使虻在未发育为幼虫时即夭折于卵中。据观察对土灰虻卵的寄生率可达23%~34%,赤眼蜂也可寄生于虻类卵中。瓢虫和隐翅虫的幼虫见到虻卵是十分满意的,因为这是一顿美餐。蜂虻的幼虫专门以虻的幼虫和蛹为自己的食物,其效率可达15%~20%。有些金小蜂则将自己的卵产于虻类的幼虫体内,结果虻的幼虫便被吃空身体而死亡。有一些线虫则索性直接寄生于成虻体内或蛹内,有时在一只虻体内可发现有五六条线虫在那里聚餐。据观察一种叫铁线虫的寄生者对虻的寄生率达5%~6%。有一些绒螨的稚螨也可寄生于成虻体内。此外有些真菌也可感染虻类生病而死亡,如有些地区虻被真菌感染率达28%。如经人类有意对此散布则常可高达75%。其它一些捕食虻昆虫如胡蜂、食虫蛇、蜻蜓及很多寄生性昆虫如青蜂、寄生蜂等均可致虻类于死地。所以利用生物防治法防治虻类,前途还是极为乐观的。
1、排除积水,填平洼地,清除池塘、堤岸的杂草,可减少虻的孳生及栖息场所。人工拍打或用胶粘虻,也可喷洒敌敌畏杀灭成虻。
2、保护虻的天敌,某些鸟类和寄生蜂可被用来生物灭虻。
3、加强个人防护,在虻活动的季节和地区可穿白色长袖衣服,虻一般是不会透过衣服吸血的。
由于虻在自然界孳生地区广大,飞翔力又强,此地虽然有所防护,而由其他地区飞袭过来的虻则照样可以为害,所以治虻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较满意的效果。
有研究者发现,利用一种叫DETA的高效驱避剂喷在牛、马体上,
虻图册
2h之内,没有任何虻去牛、马身上吸血。此法虽然见效快,但只能有短期效果。有人在牧场草原地区以用烟雾剂灭虻,也有一定效果,但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另外还可以破坏虻类孳生地的办法来防治虻类,如在它们幼虫孳生的水面上撒矿物油,并将水边产有虻卵的植物叶子处理掉,或填平一些小洼等,这些方法虽都有一定效果,但在大面积开展则浪费人力、物力。
人类在观察、研究此类的生活中,发现自然界有一些昆虫是虻的天敌,这些天敌对虻类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是抑制它们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人们利用这些天敌来消灭虻类,也是对其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黄胸黑卵蜂可将卵产在虻类卵中,使虻在未发育为幼虫时即夭折于卵中。据观察对土灰虻卵的寄生率可达23%~34%,赤眼蜂也可寄生于虻类卵中。蜂虻的幼虫专门以虻的幼虫和蛹为自己的食物,其效率可达15%-20%。有些金小蜂则将自己的卵产于虻类的幼虫体内,结果虻的幼虫便被吃空身体而死亡。有一些线虫则直接寄生于成虻体内或蛹内,有时在一只虻体内可发现有五六条线虫。据观察一种叫铁线虫的寄生者对虻的寄生率达5%~6%。有一些绒螨的稚螨也可寄生于成虻体内。此外有些真菌也可感染虻类生病而死亡,如有些地区虻被真菌感染率达28%。如经人类有意对此散布则常可高达75%。其他一些捕食虻昆虫如胡蜂、食虫蛇、蜻蜓及很多寄生性昆虫如青蜂、寄生蜂等均可致虻类于死地。所以利用生物防治法防治虻类,前途极为乐观。